鳞状上皮内低级别病变与可疑高级别病变(VAIN2级)的风险解读 二维码
在妇科检查中,鳞状上皮内低级别病变伴随局灶性可疑高级别内病变(VAIN2级)的报告可能会引起一些担忧。但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,这并不等同于癌症。 过去,宫颈高级鳞状上皮内病变常被称作“癌前病变”,听起来颇为严重。如今,多数检查报告将其标记为HSIL/CINⅡⅢ,含义相同。HPV感染至宫颈高级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展路径通常为:HPV感染→CINⅠ(宫颈低级鳞状上皮内病变)→CINⅡ→CINⅢ(宫颈高级鳞状上皮内病变)→原位癌→早期浸润癌→浸润癌。因此,虽然宫颈高级鳞状上皮内病变目前不是癌症,但若不进行干预,恶变只是时间问题。 面对这种情况,积极应对是必要的。临床常规建议进行锥切手术,但手术仅能切除病变部位,而宫颈黏膜上的其他HPV病毒可能仍然存在。锥切手术后,切缘阳性率约为10%,意味着切口仍可能存在HPV病毒,这种情况下,病毒进展到高度病变甚至癌症的风险远高于普通感染。 此外,手术后若再次感染HPV,发展为高级病变的风险比初次感染高出100-300倍。因此,手术并非首选方案。目前市面上的抗HPV产品大多针对CINⅡ及以下程度的感染,对CINⅢ的治疗效果有限。 |